找到相关内容174篇,用时19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经典常谈\三、经的形式与实例

    说因肚子饿无法再说,于是修行者就答应要以自己的身体奉施饿鬼。当他听到「生灭灭、寂灭为乐」二句后,即将此诗句写在周遭,爬上树纵身而下。饿鬼立刻恢复帝释天之身,救起修行者」。此修行者称为「雪山童子」,所以此诗句名为「雪山偈」。  几个汉译的例子中,出自《涅盘经》卷十四(《大正藏》一二·四五〇以下;六九二以下亦同)的汉译文,是日本至今最为人熟知的诗句。  诸行无常  是生灭法  生灭灭  寂灭为乐 ...

    渡辺照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43041088.html
  • ‘证道歌’浅释

    生灭灭,寂灭为乐’。身心世界尚不可得,问什么罪与福?觅什么损和益?  比来尘镜未曾磨 今日分明须剖析  以前就像被尘埃覆盖了的宝镜,本有的光明不能显露;如今既然垢净光现,鉴照分明,就须要解剖分析,非...假合的肉体,以免心为形役。只活在生灭灭的安祥自在里,随缘尽分地饿了吃饭,渴了饮水就够了。彻底明见万生万物无一不是从空里来(来实无来),又往空里去(去岂有去?)。‘以金作器,器器皆金’,由空所现,当体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25642876.html
  • 净明山人:中华禅随笔(3)

    精。  妙旨因师晓,终无污染名。  (二) 志道于《涅槃经》发明  僧志道,览《涅槃经》,至“诸行无常,是生灭法,生灭灭,寂灭为乐”而生疑,礼祖求发明。  六祖曰:“汝作么生疑?”  回答说:“一切众生,皆有二身,谓色身法身也。色身无常,有生有灭;法身有常,无知无觉。经云‘生灭灭,寂灭为乐’者未审是何身寂灭,何身受乐?若色身者,色身灭时,四大分散全是苦,苦不可言乐。若法身寂灭,即同草木瓦石...

    净明山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52546132.html
  • 慧能开东山法门

    览诵《涅架经》十载有余,始终未明大意,产生疑惑。经云: “诸行无常,是生灭法,生灭灭,寂灭为乐。”志道心想:一切众生,皆有二身,一种是色身,色身有形有色。色身属于无常,它有生有灭;一种是法身,它无形无相,而法身是有常,也无知无觉。“生灭灭,寂灭为乐。”是哪个身寂灭,哪个身受乐呢?是这个色身寂灭,而法身受乐呢?还是法身寂灭,色身受乐呢,如果是色身寂灭的话,人死了,地、水、火、风四大分散,那全然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83465456.html
  • 佛教成语汇编(二)

    罗刹答言唯食人之暖肉热血。大士闻言,断然宣布:“但能具足说是偈竟,我当以身奉施供养!”即脱鹿皮衣为罗刹敷座,罗刹于是宣说下半偈:“生灭灭,寂灭为乐。”大士深思其义,书偈于石壁、树上,然后登树,投身于地...释迦牟尼的本生故事。相传释迦牟尼过去世曾在雪山修苦行,称“雪山大士”。天地释见大士苦修,化作罗刹,试探其心,读了过去诸佛所说的半偈:“诸行无常,是生灭法。”大士闻半偈而心喜,为求后半偈(“生灭灭,寂灭为乐...

    慧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90965494.html
  • 浅谈师生关系──研习《菩提道次第广论·依止善知识章》有感

    求“生灭灭,寂灭为乐”半偈而舍身之难行。除此之外,还要去除听法时的三种过失,应作如理的六种思维。   离三种过失是:(1)若器倒覆:如《广论》云:“虽住说法之场,然不属耳。”又云:“天虽于彼降以...十足的学者时,给学者倒茶,一直倒满学者的茶杯,乃至溢出,流淌一桌子,禅师还在倒。于是学者实在忍不住说:“禅师,茶已经倒满了。”禅师微笑著回答说:“是呀!我慢高山法水不入,犹如装满水的茶杯,无法再装茶水...

    妙音

    |道次第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8/215612684.html
  • 善知识十相及弟子相

    不慎。   三、求法义:谓学佛者,具备正住、具慧二个条件,还需要有求法的意乐。也就是说,要有诸佛菩萨为法忘躯的求法精神。如《大般涅盘经·圣行品》中所述世尊因地为求“生灭灭,寂灭为乐”半偈而舍身之难行...,乃至溢出,流淌一桌子,禅师还在倒。于是学者实在忍不住说:“禅师,茶已经倒满了。”禅师微笑著回答说:“是呀!我慢高山法水不入,犹如装满水的茶杯,无法再装茶水了。”象这样具足成见、我慢贡高的人,现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21842349.html
  • 浅谈师生关系──研习《菩提道次第广论·依止善知识章》有感

    生灭灭,寂灭为乐”半偈而舍身之难行。除此之外,还要去除听法时的三种过失,应作如理的六种思维。   离三种过失是:(1)若器倒覆:如《广论》云:“虽住说法之场,然不属耳。”又云:“天虽于彼降以雨泽,然...学者时,给学者倒茶,一直倒满学者的茶杯,乃至溢出,流淌一桌子,禅师还在倒。于是学者实在忍不住说:“禅师,茶已经倒满了。”禅师微笑著回答说:“是呀!我慢高山法水不入,犹如装满水的茶杯,无法再装茶水了。”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94643357.html
  • [日本]柳田圣山:临济的说法及其在思想史上的意义

    淡泊,悲智自然增明,罪业自然断除,功行自然增进。即了诸相非相,自然无修之修,烦恼尽时,生死即绝。生灭灭,寂照现前,应用无穷,名之为佛。   荷泽宗和洪州宗   很明显,上面讲的第一类是指洪州宗的...

    柳田圣山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63648847.html
  • 惠能与禅丹——以《上阳子金丹大要》为据

    之道也”[4](P.66下)。陈致虚对此解释曰:“帝释谓释迦曰:‘诸行无常,是生灭法。生灭灭,寂灭为乐。’此即交通成和之义也。释迦修之而为佛也”[12](P.54下)。老子观妙之道和交通成和之义,...烦恼心。世人思虑总皆执着,故是为障碍……彼一切心争爱贪著,见色迷恋,闻声惊怖,是非分别,无有穷。此一切心,凡所闻见,如如不动……若大智慧,心即云佛;若大了悟,佛即云心;若大解脱,非心非佛;若大因缘,即...

    朱越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65048885.html